后来终于理解了国外的gap,那才是人类正常的生活方式,因为我们需要短暂性的脱离嘈杂的人群和熟悉的地方,把自己置身于周围都是陌生环境的路途中,去寻找心底里真正的安静,寻找一种向内求的力量。
对这个世界最绝望的那一年,一个人踏上了去西藏的路上,为什么会选择西藏,可能因为那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吧,是需要大半个中国的奔赴,那个时候最单纯的想法,可能就是想在布达拉宫前好好的哭一场,然后告诉自己余生只为自己而活,去天上邮局寄一封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,把这些年的遗憾都写进信里,告诉十年后的自己,如果十年后还能如期收到这份信的话,你就已经很棒了,因为证明了这往后十年里,不管人生遭遇什么样的变故,你都挺过来了。
十年前那个一个人踏上西藏之路的小女孩,早已经做好了跟这个世界最后的告别,她被负荷的工作压抑了太久,沉浸在坏情绪里一直得不到释放,最重要的是,她好像开始承认自己不被爱这件事了,所以她才会奋不顾身、不计生死的奔赴一个梦寐以求的地方。
她很清楚这一趟旅程可能会有危险,尽管概率很低,可在她准备写遗书的时候,发现竟然没有什么需要特别交代的身后事,真正在乎自己的人已经不在了,那些曾经以为是重要的人和事,好像在这一刻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,什么是一辈子的遗憾,大概就是,有些人,只能在梦里再见了,后来才明白那句,亲人的离世不是一场大雨,而是一生的潮湿。
数不清这是他们离开的第几年了,只是永远都会放不下想念他们这件事,时间能够忘记一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,因为你抹不掉那些曾经一起生活过的痕迹,你会贪念那一份无条件被爱着和支持的感觉,那些关于他们过往点点滴滴的回忆,终究融进了我的生命里,带着我走过往后人生中的每一个春夏秋天,是止痛药,也是麻醉剂,在大多时候都挺有效的,唯一的副作用就是,依赖性很强。
这二十七年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故事,此时像放电影一样,那些悲欢离合、酸甜苦辣的情景一帧一帧的慢慢展开,而作为故事的主角,第一次在么清晰的感受着自己过往的人生,那是自己的来时路,无论故事的最后会把自己推向什么样的结局,那些或好或坏的经历,此时像是拥有上帝视角一样,看着那个曾经把得失看着那么重,一味的追名逐利,既懂得权衡利弊,又能及时止损的自己,好像一切都是一场梦一样,沉睡了很久,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,差点就在梦里迷失了方向,差点就丢失了最初的自己。
后来是那些经历让我明白了,人都是有多面性的,好与坏,对于错,善与恶,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、一言一语可以定义的,在利益的面前,人性就是被诠释得淋漓尽致,我们习惯性用公平去定义正义,却忘了,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,从来都不是基于绝对的平等而存在的,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里,这本身就是一个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的世界,所以血淋淋的弱肉强食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生存之道,而我们总是会被困在一时的得失中,抱怨着天道不公。
如果不能及时的走出来,就会被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,会在一日三餐、柴米油盐的生活里,一点点的抹灭掉生活所有的光,然后开始质疑活着的意义,所以永远不要小看一个人有出发的勇气,因为她不一个人去很远的地方,怎么知道自己真的有千千万万次求自己于水火之中的能力,怎么能那么深刻的感受到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宿命,我们要尊重别人的人生。
也许有些决定至始至终都得不到理解和支持,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和人生的追求不一样,年龄大了,听不进去劝,观念不一致的时候,懒得解释,也不想争辩什么,毕竟三观不一致的两个人,是很难说服彼此的,我喜欢那种永远在路上的感觉,那种沉浸是寻找内心的安宁最好的方式。
出发的时候以为自己已经万念俱灰了,长时间的压抑自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所以出发的第二天在火车上哭了,哭累了就睡着了,醒的时候阳光很好,突然觉得生活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很明媚的,一个人如果没有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决心,是没有出发的勇气,而恰恰是这段旅行,成为了她开始留恋这人世间的最后一道光,真正的救赎从来都是相对的,她从来都不敢奢求靠一趟旅行能够真正的放下过往,但至少可以打开她崭新生活的一个口子,她再一次解救了自己。
上海股票配资,温州配资公司,在线炒股配资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