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腰臀那儿总疼,查了腰椎说没事?别再瞎琢磨了!你可能忽略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部位:骶髂关节。
它藏在臀部上方,支撑着身体重量,久坐、产后、外伤都可能让它 “闹脾气”,引发隐痛或刺痛。
图片
为什么容易被忽视
症状 “不专一”:它的疼痛位置(腰骶部、臀部)和腰椎间盘突出、腰肌劳损高度重合,甚至会放射到大腿后侧,很容易被当成更常见的腰椎或肌肉问题,不会优先想到骶髂关节。
检查 “不直观”:常规的腰椎 X 光、CT 多聚焦在腰椎间盘和椎体,很难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病变(比如轻微炎症、韧带损伤),除非发展到严重退变,否则容易漏诊。
认知 “有盲区”: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部分非专科医生,对骶髂关节的功能和致病风险(比如产后、久坐劳损)认知不足,遇到腰痛时,会先默认是更常见的腰椎或肌肉问题,而非这个 “小众” 关节出了问题。
一、相关解剖
1.位置
双手叉腰,大拇指按在腰窝下方那块突出的骨头(髂骨)上,再往中间滑一滑,就能摸到骶骨(脊柱最下端的“三角骨”)。这两块骨头交界的地方就是骶髂关节(SIJ)。
2.耳状面结构:
骶骨与髂骨的接触面呈“C”形或“L”形凹陷(类似耳朵轮廓),凹凸匹配以增强稳定性。
骶骨侧:凸面(覆盖透明软骨);
髂骨侧:凹面(覆盖纤维软骨)。
3.韧带支持系统
主要韧带:
前骶髂韧带:限制骶骨前倾;
后骶髂韧带(分长、短束):防止骶骨后移;
骨间韧带:最强韧,位于关节后方,抵抗垂直剪力;
骶结节韧带与骶棘韧带:间接稳定骶髂关节,防止骨盆旋转。
图片
4.神经支配与疼痛传导
神经来源
主要来自 L4-S3神经根的分支,包括:
骶丛后支(支配关节后方);
臀上神经及闭孔神经分支(支配关节前方)。
特点:神经分布密集且重叠,疼痛常难以准确定位。
牵涉痛模式
可放射至臀部(60%)、下腰部(32%)、大腿后侧(14%),易与腰椎间盘突出混淆。
5.功能
稳定与承重:作为脊柱与下肢的力学枢纽,承担上半身重量并分散至骨盆,同时缓冲行走、跑跳时的冲击力(减震器),维持骨盆结构稳定。
微动关节:允许微小旋转(2~4毫米)和滑动,适应孕期骨盆扩张或日常活动(如弯腰、转身)中的应力调节。
力学传递:协调脊柱与下肢间的力量传导,优化步态效率,并在女性分娩时协助骶骨后倾以扩大产道。
二、什么是骶髂关节痛(SIJP)
骶髂关节痛是指因骶髂关节(位于骶骨与髂骨之间的微动关节)功能异常、损伤或炎症引发的,以腰骶部、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,常伴随活动受限或疼痛放射。
图片
医学上,骶髂关节痛并非单一疾病,而是一组症状的统称,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:
原发性骶髂关节痛:多与关节本身退变、劳损相关,比如长期姿势不良(如久坐、单侧负重)、肥胖或年龄增长导致的关节软骨磨损。
继发性骶髂关节痛:由其他疾病引发,常见原因包括强直性脊柱炎、银屑病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,或外伤(如跌倒、车祸导致的关节损伤)、产后激素变化(松弛素使关节韧带松弛)、腰椎疾病(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,引发牵涉痛)。
三、典型表现与鉴别要点
1. 疼痛定位与放射特点
主疼痛区域:单侧或双侧下腰部、臀部上方(髂后上棘附近),可能向大腿后侧放射,但通常不超过膝关节(与坐骨神经痛不同)。
图片
压痛:直接按压骶髂关节(如“骶髂关节压痛试验”)可诱发疼痛。
牵涉痛:可能扩散至腹股沟、髋部或下腹部,易与髋关节或腰椎疾病混淆。
2. 活动相关症状
加重因素:
久坐、久站或翻身等体位改变。
单侧负重(如上下楼梯、跷二郎腿)。
脊柱旋转动作(如扭转身体、弯腰提重物)。
缓解因素
平躺休息或特定体位(如侧卧屈膝)。
3.伴随症状
僵硬感:晨僵或长时间静止后活动受限(需与强直性脊柱炎鉴别)。
炎症性特征:若为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(如脊柱关节炎)所致,可能伴发热、夜间痛、休息痛加重。
4.特殊体征与检查
阳性体格检查:
Fortin 试验,让病人用手指指出疼痛的位置,若手指指向髂后上棘内下侧2 cm 以内为阳性,需要考虑骶髂关节痛。
图片
FABER试验:髋关节屈曲、外展、外旋时诱发骶髂关节疼痛。
图片
Gaenslen试验:仰卧位屈曲一侧髋膝,另一侧下肢悬垂床边,加压引发疼痛。
图片
骨盆挤压/分离试验:轴向压迫或分离骨盆时疼痛加剧。
图片
步态异常:可能出现避痛性跛行或步态不对称。
四、与相似疾病的区分
由于下腰部疼痛原因复杂,骶髂关节痛易与其他疾病混淆,核心区别如下:
1.腰椎间盘突出症
核心区别点:疼痛常伴随下肢麻木、无力,放射痛可超过膝关节;直腿抬高试验阳性,与骶髂关节活动关系不大。
2.腰肌劳损
核心区别点:疼痛集中在腰背部肌肉(而非骶髂关节处),按压肌肉有酸痛感,无 “4 字试验” 阳性;休息后缓解更明显,劳累后迅速加重。
图片
3.髋关节疾病(如髋关节炎)
核心区别点:疼痛主要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侧,活动髋关节(如抬腿、旋转大腿)时疼痛加重,与骶髂关节按压和 “4 字试验” 关系较小。
五、治疗
1.保守治疗(90%的人有效)
打针:把消炎麻药直接送到关节周围,一针下去能缓几周至几个月。
骨盆带:像一条宽腰带,系在骨盆最宽处,走路、做家务时提供外部支撑。
手法+运动:专业康复师教你激活臀肌、核心肌群,重新“拧紧”松弛的关节。
药物:非甾体抗炎药(布洛芬、塞来昔布)起步,疼痛顽固时才会升级。
2.微创手术(保守治疗无效时)
iFuse钉:从侧方打3根小钉子,把关节“锁死”,创伤小、恢复快。
DIANA或前路融合:不同入路的融合手术,让关节长成一块骨头,告别疼痛。
图片
六、缓解骶髂关节痛的 6 个动作
练习准备
用筋膜球或网球放松:坐压在臀部痛点,保持 20-30 秒,再轻微上滚换位置重复,直到痛点肌肉筋膜放松,换另一侧。做完后骶髂关节会更舒服,再进行后续练习。
动作 1
平躺在垫子上(勿在床上),右膝弯曲靠腹部,双手抱小腿前侧轻拉膝盖向肚子,身体不离开支撑面,保持 20-30 秒,换另一侧重复。
图片
来源:脊健康
动作 2
平躺在垫子上,双膝均弯曲靠腹部,双手抱小腿前侧,尽量让大腿贴肚子,身体不离开支撑面,保持 20-30 秒。
图片
动作 3
躺在垫子上,先右膝弯曲,右脚放左大腿,再左膝弯曲靠腹部(右脚踝贴左大腿);
右手从双腿形成的三角形中间穿过,双手抱左大腿根部,呼气时腹部靠大腿,保持 20-30 秒,换另一侧重复。
图片
动作 4
躺在垫子上,双手向两侧伸直(掌心朝下),弯曲双膝使双脚靠臀部;
呼气时膝盖往右侧倒,吸气还原,再往左侧倒,左右摇摆重复 15-20 次。
图片
动作 5
平躺在垫子上,大腿套弹力带;呼气时双腿向两侧打开,吸气收回,重复 15-20 次。
无弹力带则坐姿,双腿外开时双手给双腿对抗力,静态保持 20-30 秒。
图片
动作 6
躺在垫子上,双手撑地,弯曲双膝,双腿间夹球;呼气时双腿用力向中间夹,吸气放松还原,重复 15-20 次,无球可用枕头代替。
图片
七、日常护腰小贴士
避免久坐久站,每 30 分钟起身活动,坐时加靠垫支撑腰部;
搬重物别弯腰发力,先蹲下让物品贴近身体,再用腿部力量站起;
选稍硬的床垫,睡觉时在膝盖下垫个枕头,帮腰部和骶髂关节放松。
【疼痛康复研究】线上课程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海股票配资,温州配资公司,在线炒股配资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