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9 年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,东南方向就传来个糟心事。那会三野部队打金门战役,结果吃了败仗,损失惨重。这仗的过程资料多的是,咱就不多说了。就说这结果,9000 多人(连船工都算上),不是伤亡就是被俘,这在整个解放战争里,都让人痛心不已,留下这么个扎心纪录。
金门失利后,28军那些挑大梁的参战指挥员,往后的发展都不咋顺。就说28军副军长萧锋,吃了处分不说,1955年大授衔时,只给了个大校军衔。82师师长钟贤文,没跟战士们头一批上岛,55年授衔也是大校。金门战役,咱解放军三个团上了岛,可连个师级以上干部来统一指挥都没有,这战斗力和协同配合,可不就大打折扣。但也有个例外,这人在金门打输后,反倒得到上级的高度认可,一路高升,1955年还被授予少将军衔。
这人,是29军第85师师长朱云谦。1949年那会,28军和29军都归叶飞领导的三野第10兵团管。本来解放金门的任务交给了28军,可这28军兵力不够,有个师还在福州。没办法,兵团部就把朱云谦85师的两个团,派给了萧锋,让他们归28军指挥,一块去打金门战役。朱云谦对上级这个安排,那是一点不含糊,坚决服从,自己还跑到前线去了。要知道,当时他既是85师师长,还兼着师政委,能力强,党性也高,没得说!
可在战役准备那会,细心的朱云谦察觉到,渡海的船少得可怜,拢共才300条,这咋够几万人打仗用?而且大多是普通木船,没机械动力,跑得那叫一个慢。就算来回多运几趟能把兵运完,可先登岛的部队咋办?那不得面临危险。咱都知道,登岛作战,时间就是命,这是基本的军事常识。可在战前开会时,28军居然到处都是轻敌、觉得能速胜的想法。好些干部光凭经验瞎猜,觉得守岛的国军不会拼死抵抗,咱们军队一登岛就能顺顺当当推进。
朱云谦一听,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。他可不管那些,就在会上公然“唱反调”,直说希望把登岛时间往后推推,先把船只还有后勤准备都弄妥当,再发起进攻也不晚。可朱云谦是29军的,他这提议压根没人当回事,反倒还招来不少非议。要知道,49年三野渡江以后,那是一路胜仗,部队士气那叫一个高涨,谁要是有“怯战”的想法,那可就遭人看不起,甚至还被当成犯错误。毕竟剩下能立功表现的机会没几个了,好些人心里头浮躁得很,就盼着赶紧捞点功劳。朱师长一看,多说也没用,干脆绕过萧锋他们,直接跑去兵团部汇报情况了。
但越级汇报这事,本身就挺犯忌讳的,更何况朱云谦那想法,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。朱云谦到了叶飞的司令部,好家伙,首长那叫一个忙!三野作战推进得飞快,司令部里人来人往,全是找叶飞请示工作的。朱云谦好不容易挤到叶飞跟前,话没说几句,就又被别的干部给打断了。叶司令是真忙,还在筹备重要的军管会,跟朱云谦说话也是断断续续的,到最后也没给出个准话,说不定压根就没怎么听进去。
朱云谦没办法,只好回到部队驻地,心里觉得这战役前景够呛。可即便心里不看好,他还是狠狠下令,让所属部队赶紧积极训练做准备,必须完成金门作战的任务。到了实际打仗的时候,咱部队因为运输能力跟不上,头一批就只派了3个团登上金门岛。但敌人,不断增兵,他们守备部队的人数可比咱多多了。更狠的是,敌人还把咱渡海的船只给炸了,这下我军第二梯队根本没法增援。眼睁睁看着先头部队就这么全军覆没,金门战役打输了。这损失的3个团里头,有一个是29军的253团。
朱云谦心里那叫一个难受,之前他担心的事全成真了。可话说回来,这事真不怪他。后来仔细回顾这场战役,上级觉得朱云谦那是该做的都做了,要是当初听他的调整作战计划,咱部队哪会吃这么大亏!虽说朱云谦没能把作战时间往后推,算不上有功劳,可他看事的眼光,还有那种不怕人说、不图个人好处的劲,着实让上级领导记住他了。
没多久,朱云谦就当上了军参谋长,之后升职那叫一个快,到七十年代都做到全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了。可1949年金门那次失利,成了朱将军心里怎么都过不去的坎。直到老了,他还难受得不行,念叨着:“我当时根本说不上话!要是作战能推迟,那么多战友也不至于白白送命!”1989年1月,朱云谦在北京因病去世,享年70岁。
上海股票配资,温州配资公司,在线炒股配资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